索引号: | 002483798/2024-00913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 | 发文日期: | 2024-11-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组配分类: | 康复动态 | 发文字号: |
温州市残联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
近年来,温州市残联以“细化政策、简化流程、优化服务”为核心,全力推进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温州市在残疾人辅具适配领域实现了适配率的大幅提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
一、政策细化,拓宽适配范围
温州乐清市残联率先出台了《乐清市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实施办法》(乐残联〔2024〕9号),将小额辅具发放方式从传统的补贴模式转变为补贴与配发并行,有效扩大了适配人群范围。例如,手杖的适配人群不再局限于肢体残疾人群,而是扩大至60周岁以上有手杖需求的所有残疾老年人,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辅具适配的普惠性和覆盖面。
二、流程简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精准、高效地向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温州市各级残联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推进辅具适配上门服务、线上服务。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专职委员培训,形成评估(筛查)、适配、回访的闭环运作模式,实现了辅具适配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特别是乐清市残联,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互动,确保辅具适配服务精准对接,打通了辅具适配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三、服务优化,构建“助残大脑”
温州市残联还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建设“助残大脑”,通过全市大救助平台结合入户访室、动态更新等方式,全面掌握残疾人辅具需求信息,开展人员状况对比等。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还实现了“一人一档”的精准画像,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平阳县残联更是通过这一平台,在633名潜在辅具需求对象中筛查出581名可配发辅具对象,充分发掘了残疾人对辅具的需求。
四、创新模式,探索“全城代购”
针对小额辅具补贴线下购买流程繁琐的问题,平阳县残联创新性地探索了“全城代购”服务模式。通过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开展日常入户调查及政策宣传工作,并代有需求的残疾人办理购买及货币补贴申请,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外出购买辅具的困难。这一模式不仅简化了购买流程,还提高了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好评。
五、重点推进,确保应配尽配
温州市各级残联还根据工作进度和实际情况,组织专班人员深入残疾人之家、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残疾人服务重点场所,对辅具需求较大的特殊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和政策宣传。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覆盖面,推动应配尽配目标的实现。
下一步,温州市残联将继续按照“守底线、冲标线、攀高线”的工作目标,结合财政情况,进一步探索慈善资金服务于小额辅助器具发放工作的机制。同时,还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推动实现每一位有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及时获得适合的辅具适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