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励志共富行 巧手编织爱化“碍”

发布日期: 2024- 12- 05 16: 4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字体:[ ]

人间百味最难忘的是“妈妈的味道”。12月3日,“妈妈的味道”共富集市在崇福镇横街历史文化街区热闹开市。其中,崇福镇残疾人共富工坊“编织梦想”摊位尤其独特,精致的四方篮子、实用的茶杯垫、充满创意的手提灯笼......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摆满了整个摊位,吸引了众多顾客。

“这个篮子做得真精致,普通人做都难,你们肯定费了不少力气,这个多少钱啊,我买一个,支持一下”,“这个茶杯垫的编织纹路好特别,怎么做的,可否教教我?”对面顾客们的光顾和咨询,摊主小马忙得不可开交。随着一笔笔收入进账,小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件件精美的手工编织品制作而成,对于残疾人来说,面临着尤为艰难的挑战。

如何编织出不同的形状、栩栩如生的图案,伙伴们经常坐在一起讨论,不断观察,不断尝试,上网学,慢慢琢磨出其中的小门路。编织四方篮子需要高度的耐心与专注,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克服手指不灵活、视力不佳等身体上的不便,还需精准地掌握编织的密度与角度,以确保篮子的结构稳固且美观。有时候为了研究一个收口的编法,他们对着视频一遍又一遍拆掉重来,直至学会。

“团队中有一直靠轮椅生活的伙伴,深知身体残疾带来的种种不便,特别是很多重度肢体残疾人很难外出就业,只能待在家中”,小马感言,枯燥无味的生活,是编织丰富了团队伙伴们的生活,也让他们对以后充满希望。在残联等部门的推荐下,他们的工艺品被更多人熟悉,他们也能以此自食其力,凭借着一针一线给自己的生活“编织”出了“新世界”。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崇福镇残联通过残疾人之家、民政服务站等多种平台拓宽残疾人就业服务,并以手工编织为主、以工代疗为目的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开展教学培训。近年来,崇福镇残联开展手工教学活动40余场,受益人数达600余人次,编织手工作品600余件。这一举措不仅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提供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机会,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条通向自力更生、共同富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