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宁市召开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会

发布日期: 2024- 04- 19 16: 2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残联 字体:[ ]



4月10日,海宁市召开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会。海宁市领导吕忠飞、曹毅、马哲峰、王静霞出席会议,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分管负责人、残联理事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海宁市政府副市长马哲峰主持。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更好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宁市制定出台了《海宁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方案(2023年—2027年)》。《方案》指出,海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城市对残疾人更友好为目标,组织实施六大友好行动。

到2025年,深化推行“残健融合、园院家联合”特殊儿童康复服务模式,建成孤独症人士全程关爱支持体系,困难残疾人就业服务和援助实现新提升,建成1家公益性专业托养机构,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城乡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和重要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点,高质量完成无障碍家庭改造,残疾人出行更安全便利,为全市残疾人营造更友好、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到2027年,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75%以上,形成覆盖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服务体系,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保持100%,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90%以上,残疾人文体服务覆盖率达98%,符合条件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达100%,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会上,海宁市残联党组书记朱学峰解读了《海宁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方案》。民政局、住建局、海昌街道和西山社区等4家单位分别围绕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做了交流发言。

海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忠飞在讲话中对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在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中:一是要探路先行、勇当表率,推动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更大突破性成效,让每个有条件的残疾人都能高质量就业创业,让每个困难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兜底保障,让每个残疾人都能享受更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二是要用心建设、精准供给,切实把助残服务和友好理念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进一步优化全域无障碍环境,进一步提升残疾儿童特色品牌成色,进一步创造让残疾人人生出彩的机会。三是要齐心协力、担当实干,为谱写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新篇章注入强劲合力,优化工作机制,凝聚起关爱残疾人的强大合力;迭代助残力量,构建平等多元共融的文明社会;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

海宁市政府副市长马哲峰要求各镇(街道)和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提高站位,强化共识,在善谋善为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齐抓共管,强化担当,在唯勤唯行上下功夫,着力实施好六大行动,充分发挥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主动性;要浓厚氛围,强化保障,在落实落地上下功夫,汇聚起全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