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身残志坚 这里春风化雨

发布日期: 2024- 04- 26 17: 3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组宣部 字体:[ ]

在2023书尚越城·最美领阅人的获奖现场,有一位72岁的老人汪志成,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汪志成将阅读与写作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他对领阅人的身份感到自豪,希望以自己的行动为全民阅读社会氛围的形成贡献一份力。

眼疾没有让他放弃阅读

汪志成的眼睛患有先天性白内障,4岁时动了手术,保留了微弱视力。平常生活中,他需要依靠放大镜和助视器维持基本行动,不管是看书还是写作,都需要侧头贴着看,而且看几十分钟就需要休息,否则就会模糊不清、头昏脑涨。但这没有消磨他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受父亲影响,汪志成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父亲单位经常发书,他将书带回家。街道文化站也有不少书籍可以借阅。在学习之余,拿着书翻看,是我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汪志成说,自己尤其喜欢读英雄、伟人的故事,从白求恩、欧阳海、张思德等榜样身上汲取正能量。他也爱研究四书五经等经典,学习先哲思想。“一年年积累下来的书,家里都快放不下了。柜角、床底,堆得到处都是。”汪志笑着说。

随着阅读量的不断积累,汪志成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1978年,我写的一篇文章引起了绍兴县文联的关注,有幸加入了文学创作者的组织中。那时候起,我开始尝试写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在约50年的创作生涯中,汪志成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生活给了我素材,但阅读给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汪志成说,自己最爱读鲁迅的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看了不下十遍。鲁迅先生一针见血的文字、辩证的思想,让他学会以更深刻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事。“小时候读不懂鲁迅的文章,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次重读他的文字,总有新的感悟,将这些感悟带进创作中去,总能获得新的成长。”

字里行间歌颂生活

虽然身患眼疾,但成长历程中来自家人与各位好心人的帮助,让汪志成更加热爱着生活,满怀着一种感恩之情。在汪志成的文学作品中,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赞颂是一大主题。

“一开始是纯文学创作,重在抒发个人情感。到了中年,我开始尝试写通俗文学,将创作的关注点放在民众的真实生活上,让作品更具撼动人心的力量。”汪志成说,为了让文字真实、有感染力,他到基层走访、搜集民间故事,将身边的人与事作为创作对象。

纪实散文《春风化雨是为谁》中,就是讲述了助盲志愿者王国娟的故事。“因为我好几次在路上见到她在陪着盲人散步,指导盲人如何过马路、走盲道,让同样患有眼疾的我深有感触。但她的善举,一般人不留意发现不了,正是这种低调、无私的奉献,让我决定写写这位好心人。”

除了助盲志愿者,汪志成也写了不少与自己相同处境的残疾人。在他微型小说集《豁然一瞬间》和短篇小说集《拐点》中的多篇作品中,从就业、婚姻等角度,多维度刻画了残疾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他的文字鼓励着人们在焦虑中探寻、在迷茫中寻找出口、在疲惫时执着坚守。

如今,满头白发的汪志成继续跋涉在文学的道路上。他的《越地民间谜语》《越地风景名胜》《越地君臣故事》《越地茶道酒俗》系列,积极展现绍兴的民俗风情、江南古韵。他还突破创作形式,尝试创作莲花落、村歌、社区之歌等,用文艺传递社会正能量。“我将继续从社会中阅读,在生活中学习,书写各类作品,用感恩、希望的文学情怀,传达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