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残联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凸显成效
市残联注重加强残联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残疾人先进典型选树、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三支队伍”建设凸显成效,助力开创全市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利用市县乡三级残联换届契机,将一批热爱残疾人事业,责任感和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各级残联组织。选派市县残联理事长参加省级培训,举办县区和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培训班,增强各级残联班子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开展基层残联干部到市残联培养锻炼,举办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教就干部培训班等,增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和能力。践行“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作风建设要求,建立“崇学讲堂”机制,班子成员“每人讲一法”,开展“工作质量提升年”“工作推进落实年”等活动,形成人人抓工作落实和工作质量的良好氛围。培养优秀青年担任中层干部,安排青年骨干赴杭参加亚残运会滨江体育馆整合主管工作以及到市委“985”平台参加工作,提升青年干部的能力水平。
二是选树残疾人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最美残疾人”,建成残疾人自强励志馆,加大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人物宣传力度,舟山5个残疾人好案例和5个好故事分别入选全省百个助残共富好案例和百名残疾人自强致富好故事。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我市6名残疾人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的4个节目全部获东部片区金奖;在省第九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每年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并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推荐优秀残疾人为市县(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023年推选5名优秀残疾人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火炬传递。
三是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以及开展残疾人帮扶性就业试点等政策文件。拓展残疾人就业途径,突破帮扶性就业政策,2023年新增帮扶性就业108人。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落实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开展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确保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启动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公益项目“自在星”,在“律动星啡”咖啡馆建立残疾人就业基地,缓解心智障碍残疾人就业难题。2023年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485人,完成率达162%;其中稳定就业215人,完成率达134%;全市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达到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