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至30日,由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协会、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联合主办的“2024年全省助残护理员培训班”顺利召开。来自全省11个地市区的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助残护理员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28日上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姜丽萍,护理部主任蔡群及各病区护士长等出席了开幕式。姜丽萍对本次培训班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希望学员们要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地投入到学习中;要严肃纪律,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天的培训日程紧凑而有序,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操演练,为学员们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参会学员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纷纷表示,这次培训的内容实用性强,操作易学,对自身的护理知识提高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培训也认识到助残护理员的责任与义务。
此次培训以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573—2023《助残护理员照护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指引,该《规范》由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起草,并于去年3月正式发布实施,这是该领域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该《规范》聚焦残疾人群体需求及助残护理员职业化发展需要,围绕助残护理员要求、服务通用要求以及生活照料服务、临床护理服务等七大服务项目,规范了具体服务内容、方式、指标及要求,并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照护服务要求进行明确。该《规范》的出台旨在破解目前浙江省残疾人照护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队伍不完备、困难重度残疾人基本照护难等问题,实施后将惠及全省包括集中托养机构、残疾人之家、社会化助残机构等服务机构,助力提升残疾人高质量托养。
此次培训是助残护理员规范化建设的起点,浙江康复医疗中心作为《规范》的第一起草单位,将继续在全面提升我省助残护理员行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推动我省助残护理员队伍职业化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影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