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创新就业新模式打造共富新路径
县残联创新就业新模式打造共富新路径 县残联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战略牵引,创新推出残疾人就业“百分百”工作模式,将残疾人事业发展深度融入县域治理现代化体系,走出具有辨识度的助残共富新路径。2024年,我县残疾人就业率稳居全市首位,与东西部协作促共富的实践探索获中国残联主席程凯批示肯定。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筑牢助残共富制度保障。建立“三单联动”闭环管理机制、惠残政策三年迭代升级机制,通过需求清单精准识别、服务清单靶向供给、责任清单动态评价,在就业创业、康复服务等领域形成分级分类政策体系。率先完成助残服务全流程数字化再造,实现残疾人办证“云上跑”,打造“残疾人体育活动服务管理”应用,创新探索残疾预防“互联网 ”康复服务,成为全省首批十五家试点单位之一。截至目前,已实现年均兑付惠残资金5000余万元。 二是聚焦帮扶就业,激活助残共富内生动力。深化“按比例就业 集中安置”就业促进体系,推动机关事业和国企带头安置残疾人121人,推动“公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实现390余名特殊残疾人家门口就业,开展非遗技艺培训。加大就业创业资金帮扶力度,推行“龙头企业 合作社 种养大户”联农带农模式。构建“评估分类 精准帮扶”模式,推出“双低”残疾人创业就业点,探索“家宴中心 ”等虚拟岗。截至目前,已为29名低体力、低技能残疾人实现年增收近100万元,为250多名无就业能力残疾人实现年增收16万余元。 三是厚植助残生态,绘就助残共富温暖底色。构建“预防-筛查-干预-融合”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精神残疾医疗救助“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儿童康复“一站式”结报。开展残疾人体育文化“双振兴”行动,打造全市首个残疾人羽毛球集训基地,举办2024年嘉兴市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创办2个艺术团节目,并获市级文艺汇演一、二等奖。完善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千万工程”中持续推进残疾人居住环境提升,沈荡镇成为全市首个“全国无障碍示范镇”。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441万为420户困难家庭实施“净居亮居”改造,成为全市首个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务的县(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