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打造“共富工坊” 助力残疾人就业致富
走进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的桐乡市恒泰纸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泰纸管”),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工人们”分坐在操作台两边忙碌工作,有的在分类,有的在修补纸管。手脚虽然看起来有些许笨拙,但每个人做得认真又细致,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们是患有智力和精神残疾的残疾人,恒泰纸管党支部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为他们开设“工疗车间”。与以往残疾人就业帮扶不同,此类辅助性就业将保证残疾人相对集中地工作,在工作期间还可享受康复服务、文娱活动等。
“进了企业就是企业员工,作为管理者,把员工照顾好,使他们劳有所得,是责任更是使命。”恒泰纸管董事长朱怀松说。
工疗车间采用“日间照料+工疗”的助残模式,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日间照料,并通过工疗的形式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恢复他们的劳动和自理能力,在给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
同时,工疗车间落实“共富工坊”四个一联系(红色管家)制度,恒泰纸管党支部党员屠月红担任该车间负责人,镇村联系干部担任红色管家,专业指导帮助车间正常运行。
“在这里上班很开心,有工资拿,还有这么多同事,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好多了。”恒泰纸管员工沈伟正专心致志地修补着手上的纸管。
据了解,沈伟患有精神三级残疾,刚来工疗车间时,还不太愿意说话,几个月的相处下来,他能够与同事聊天亲近了。看着儿子逐渐打开心门,像普通人一样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而且变得更开朗乐观了,沈伟的父亲沈金泉很是感慨。
参加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除了能获得每个月1800元的报酬之外,还可以与其他员工一样同等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五险。之前每人每年自费缴纳需要花费1万余元,而如今企业将为其支付三分之二的费用,对于特殊群体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福利。
洲泉镇是浙北地区的“工业重镇”,有规上企业166家,3家上市公司。该镇常住人口9万余人,残疾人2886人,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约为1200人,就业率达98%以上。
据悉,“共富工坊”按照生产方式、产业特点和组建形式等,主要分为6种类型。残疾人“共富工坊”属于第二种,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定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特殊群体就业务工,建立较为稳定的用工关系。
洲泉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立“共富工坊”,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扩展了就业途径,破解了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无法就业的难题。截至目前,洲泉镇共有7家福利企业,3家辅助性就业机构,累计帮助近1200名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