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约 梦闪耀︱浙江工人日报:失去光就把自己变成光 东京残奥会“最佳投球手”身上的劳模精神
光,对杨明源不公平,于是,他把自己变成了一束光,并把这份光明不断传递给身边人。这是残奥会运动员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杨明源,国家盲人门球男队和浙江省盲人门球男队主力队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上屡屡摘金夺银,为国争光,为浙添彩。2022年被授予杭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虽然距离杭州亚残运会开幕还有一段时间,杨明源的心却一刻也没有放松。他每天规律训练,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是一场在家门口的比赛,意义非凡,我一定要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这位1998年出生的大男孩略带腼腆,但底气十足。
杨明源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经鉴定为视力残疾二级。小时候,他也曾因身体的残缺而怨天尤人、迷茫无措,直到13岁,他遇见了盲人门球运动。那一年,他进入特教学校,因为天生喜欢运动,被教练挖掘出了练盲人门球的潜质。
刻苦的训练让杨明源成长迅速。2013年,他被选为浙江省盲人门球男队运动员,很快又被选拔进入国家队,成为国家盲人门球队第三代队员。入选省队、国家队后,杨明源的个人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重要赛事。大赛也使他得到进一步历练,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国家(浙江)盲人门球男队的主力队员。
盲人门球运动是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项集体球类项目,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由3名球员和最多不超过3名替补队员组成。由于参赛选手视障情况不同,为公平起见,所有选手都必须佩戴眼罩。比赛在体育馆内光滑的地板上举行,使用带有响铃的球,双方争取把球滚入对方球门,获得分数。
杨明源是当之无愧的“得分王”。在东京残奥会男子盲人门球半决赛中,中国队以8∶1的比分大胜美国队,时隔13年再次挺进残奥会该项目决赛,而杨明源在这场比赛中为中国队攻入了6球。在冠亚军决赛中,中国队以2∶7不敌巴西队,获得亚军,虽败犹荣。在整个比赛中,杨明源大显身手,共投进了26个球,被评为“最佳投球手”。
他虽然视力残疾,但他总是心向光明。2022年3月,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空旷的操场上,作为第二棒火炬手的杨明源激动地接过火炬,在操场跑道上开始了“光明之火”的火炬传递。
手持神圣的冬残奥会火炬,他觉得无比荣幸和开心。“虽然我们身体有残疾,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坚持不放弃,都会有回报。”杨明源这样鼓励盲校的学生。
眼下,他和队友们正努力训练,争取站在家门口的领奖台上,听着国歌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