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开展“中秋月愈圆 助残情更浓”系列主题活动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海曙区各镇(乡)街道残联、各类助残机构结合节庆,举办了形式丰富、具有群众吸引力、时代感召力、社会影响力的各类助残活动,营造传统节日的祥和气氛,促进了残健共融。
同时,各级残联、助残社会组织深入开展访视服务,增强与残障人士的情感纽带,为全面掌握特殊家庭的现状和需求,一体推进残疾人动态信息更新、社区助残“五个有我”暖心行动等重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古林镇:开展“情系中秋,爱在家园”联欢活动
活动在甬恒阳光家园舞蹈队的精彩表演拉开帷幕,两首《美丽的遇见》《最亲的人》将现场气氛拉高,有些学员家属第一次观看自己的孩子居然会跳舞了,很是惊讶,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学员们的表演经过日积月累辛苦的训练显得越发的自信,台上也更加的发挥自如,同时也感染了台下更多的学员想加入舞蹈队。学员小王和小项带领大家一起唱《但愿人长久》《明月千里寄相思》博得了阵阵掌声。园长和工作人员把象征着爱和祝福的月饼亲手送到学员手中,为节日增添了喜悦幸福感。
段塘街道:开展“让爱动起来,共庆中秋月儿圆”活动
延勤助残服务队的志愿者俞阿姨为阳光家园的学员们讲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志愿者孙老师介绍了制作冰皮月饼的步骤与方法,并现场演示模具的使用技巧。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学员们开始踊跃尝试用食材制作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月饼,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月饼一个个成型并散发出甜甜的香味,凝聚着延勤助残服务队成员和残疾学员的深厚情谊。
南门街道:开展浓情中秋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
郎官社区开展了“智有所依,关爱夕阳”残疾预防活动,举行了“爱我中华地图拼拼”等一系列益智小游戏。通过这些小游戏锻炼眼睛、大脑和双手,训练人的反应力和思考力,能有效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参加活动的方阿姨说:“感谢社区的关爱,让我们老有所乐,以后我们不仅要参与活动,也要多走出来,多献爱心。”澄浪社区开展了浓浓中秋情,巧手做月饼”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邀请社区的部分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制作月饼,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尹江岸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行了“迎中秋,共团圆”手工月饼制作活动。
西门街道:开展“筑梦”助残公益项目之“江南水乡”DIY制作
辖区的国有民办联合党支部翠柏幼儿园党小组与海曙区西门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建联盟”公益项目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首场走进彩虹桥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区公益创投项目--翠柏里公益集结地项目之“筑梦”助残学习活动“江南水乡”DIY制作。
活动开始,志愿者和老师们向大家介绍了小船制作所需的工具、材料以及具体制作步骤,学员们都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随后,每位学员都各自选择了一位辅助老师来共同完成手工制作。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协助下,不一会,一艘艘精美的小船就在学员们手中做好了。活动结束后,学员们还一起唱歌,向志愿者和老师们的到来和帮助表示感谢。学员们表示,非常期待下一次活动的继续。
西门街道:开展教师节学员感恩活动
在西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翠柏幼儿园幼师党员在彩虹桥开展了一场趣味的喜迎中秋活动,灯带缠绕、荷花固定、粘贴羽毛,串珠装饰。学员们仔细聆听者牢牢地跟上每一步步骤。一小时不到 一盏盏栩栩如生的玉兔灯就制作完成了。恰逢教师节,学员们也为中心负责人送上了一份自己的心意——学员傅春霞手写了一份感谢信,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言语 但是足以看出她的用心。这几字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几十秒的事,而对于她而言可能需要花上好几分钟才可写成这份“完整”的感谢信;学员陈磊为负责人送上了在花店采购的小花束,并对林老师说表达感谢。简单的话语,表达出了浓浓的感恩之情,也正是因为中心负责人——林雅珍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学员,才使得他们日渐好转,平时的点滴照顾和用心都被学员们牢牢地记在心里。
鼓楼街道:开展“中秋快乐”专题活动
中秋节来临之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鼓楼街道博爱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了“中秋快乐”专题活动。在博爱乐园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员们一起制作了兔子花灯。从装灯、缠线、到挂吊坠、绑挂绳,在老师的一步步演示下,部分学员已经基本完成装饰兔子灯,甚至可以帮助其他学员组装。其余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也顺利制作完成。大家一起点亮兔子灯,祝福“人月两团圆”。
随后,学员们品尝了爱心人士送来的中秋节的美食——月饼。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学员们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