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教园丁奖”获得者杨筱燕——默默奉献,扎根特教三十年,书写平凡小美好
杨筱燕,女,197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务主任,高级教师。
1991年的8月是金色的,是收获的季节,杨筱燕普师毕业被分配到了鄞州区聋哑学校。从此,踏上扎根特教之路,在特殊教育这块期待希望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三十余年。这三十余年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那日复一日平凡而琐碎的付出和心中有爱,服务于学生、教师、学校的无悔年华。
怀爱育残,守航护卫
作为一名特教人,杨筱燕任教过特殊教育课程中三分之二的学科,担任过少先队辅导员、工会委员、教研组长等职务及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现任学校教务主任、兼任区资源中心指导教师等工作,一直辛勤地耕耘在特教战线上。她热爱特教事业,关爱残障学生,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精心施教,有强烈的责任感。
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区各地,一般都患有心智障碍,大多又是住校生,相比普通学生自理能力就更差。课后杨老师就到学生宿舍帮孩子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等利用放学时间洗干净、缝补好。要是发现学生病了,她就带着学生去医院看病、打针;学生想家了,她就搂着一起睡;学生发脾气了,她就耐心安抚;学生衣物欠缺,她就自掏腰包购买…她把这些特殊学生当成了宝,所以即便在她怀孕期间遇到学生大小便拉在裤子上,她也能忍着反胃的痛苦平静地帮其换洗,从不嫌弃。她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当学校缺少语文教师时,教了近十年数学学科的她毅然接手了新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每天下来,她都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放学后还不忘帮住宿的学生洗澡、洗衣。正因为日常一次次真心的付出,懂爱的学生们都很“怕”她。有学生忌医怕见血,但只要是杨老师带去就乖乖就医打针了;学生再调皮,在杨老师面前就听话了;学生再失控,杨老师抱一抱就渐渐平静下来......
“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她不仅教语文数学,还教音体美,她从来都是把最难的班级留给自己。”校长经常这样说。每届一年级新生进来,她都会主动承担起指导协助其他教师搞好班级管理的职责,这已然成了杨老师一个不成文的习惯。2020年,杨老师任教的一年级学生,10个孩子中就有6个患有孤独症。上课时,经常有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堂教学突发状况频发,她就不断地安抚、引导学生并强化指令,让特教课堂在充满关爱中和谐生动起来。
时光飞逝,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她身体出现了很多状况:高血压、胆结石、心脏舒张功能减退等,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为了这些折翅的天使们能顺利融入社会,努力地守航护卫。
“在我眼里,哪怕孩子再弱,都是有潜能的!”杨老师说。日复一日,虽然满腔的付出只换来特殊学生点滴的改变,但当语言障碍的孩子结结巴巴地蹦出一句“老师好”,当多动症的孩子来展示第一张奖状,当倔强的糖宝亲昵地搂住她的腰……谁说这不是生活中的一份份小美好呢!
携爱相助,成就他人
2004年杨筱燕同志光荣加入党组织后,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党员教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中尊敬领导,与同事和睦相处,竭己所能,帮助别人。
单位里的小年轻刚刚入职,她记挂在心,跑前跑后,常为她们排忧解难,如今杨老师已然是年轻教师心中的好姐姐、好阿姨了。每当教师们需要参加各级基本功比武、教坛新秀或录像课等评比时,杨老师更是精心组织并指导每一位青年教师。从教案设计、教具制作、磨课录制等,她都亲力亲为,每一个小环节都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连轴加班对她而言是常事,旨在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让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其他教师参加职评时也会习惯性向杨老师求助,她必定毫无保留,鼓励教师们积极准备和他们一起备考到深夜。对于同事,她一直真心以待,中肯实在。难怪同事谈起杨老师都交口称赞。她甘为人梯,每当年轻教师得来一个个荣誉时,杨老师都欢喜雀跃,高兴得就像自己得了奖一样。
博爱无痕,共向未来
岁月流逝,杨老师这份执着一直都在。那年4月,宁波疫情突发。一觉醒来,学校的北校区被划为防范区直接停课,涉及疫情需要居家的教师人数超过了总教师人数的一半,照常上课的南校区只剩杨筱燕一个中层了。在师资严重不足的非常时期,杨老师一人带领十来名教师承担起南校区教学的所有日常工作。连续几天,杨老师从早上6点检查食堂配送开始,直至晚上住宿学生8点就寝,全程参与,全面落实。在老师们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平稳安全地度过了困难时期。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纷纷点赞,对此杨老师只是微微一笑。
明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艰辛但杨老师始终保持着对特教事业满腔的热情、对特殊孩子真诚的关爱。三十几年如一日,择一事而终一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她多次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还获得了优秀残疾人工作者、区优秀教师、区优秀党员、宁波市首届特殊教育最美教师、宁波市“阿拉好教师”等荣誉。
教育工作苦乐相伴,而特殊教育更可以说是一份“叶的事业”,用平凡真实的付出温暖每一个生命。“让家长看到希望,让孩子能够自立,为社会稳定添砖加瓦,这就是我们特教老师的价值所在。”杨老师如是说。虽然白发已现,虽然皱眉蹙额,但杨老师温暖的笑容和学生成长快乐的笑容同在, 并将继续照亮折翅天使们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