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残疾人托养机构提质升级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保障残疾人入托
自2009年我市第一家残疾人托养中心运营以来,为我市有托养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了兜底保障。
今年,新城残疾人托养中心被省残联纳入首批助残服务机构提升清单,市残联根据市政府孙小晓副市长的专题调研指示精神,在多次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明确了中心服务能力提升实现路径,形成“一地一策”的机构提升方案。
想方设法,解决中心“量”的问题
位于新城千岛街道的新城残疾人托养中心,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托养床位92张,由浙江元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自运营以来,入住人数未达到中心的设计承载人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使更多有实际意愿的残疾人入托,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市残联多次到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临城、千岛街道残联理事长和托养中心负责人座谈会,共同商讨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类型扩大、入住人数增加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同时对辖区内的重度残疾人开展调查摸底,排查适托人员,并确定入户走访名单,由社区配合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同时中心加大入托对象优惠力度,新入托的长护险在享残疾人可以免费一年入住,其他人员每人每月减免200元。经多方努力,截至目前,在院人数已增至34名,其中新增入托人员17名,新增家庭入托1户。
多措并举,优化中心“质”的提升
给予入托人员一个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入托环境,也是此次提升方案的重点之一。为此,中心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在中心的整改提升期间,市残联先后开展阶段性检查9次,开展安全督查5次,并对检查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指导中心加强环境保洁、绿化美化和卫生消毒工作,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并协助中心做好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的申请及保障落实。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扩充和业务提升工作。随着入托人员的不断增加,护理团队由原来的6名增至14名,护理人员与入托对象的比例达到1:5.66;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赴杭州、无锡等地学习经验做法,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同时,不断拓展升级业务服务功能,比如家人陪伴入托模式、灾害(台风)期间临时庇护免费接送等,解决入托残疾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中心如家般的贴心和温暖。
根据省残联等五部门《关于加快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我市在继续完善和提升已建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岱山县新建成一家公益性残疾人托养中心;嵊泗县的医康养联合体于本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将于明年下半年正式运行。至此,我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再升级。
残疾人托养中心提升运营后,使我市残疾人社区居家安养、乡镇日间照料及县级集中托养的三级托养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