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异地帮扶性就业 残疾人生活更有甜头——庆元县残疾人异地帮扶性就业经验
近年来,庆元县将促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作为“扩中提低”重要抓手,依托残疾人之家建设残疾人就业基地,强化与如常集团、北京外企等公司深入合作,增加就业渠道,实现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2023年,全县建立残疾人之家就业帮扶基地8个,帮助113名困难残疾人实现异地按比例帮扶性就业,帮扶人数全市最多,发放工资340多万元,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超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0.5万元。主要做法为: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有效工作合力。针对常住符合残疾人之家服务条件的对象需求,在竹口、安南等乡镇残疾人较集中的乡镇新建残疾人之家,主动对接民政、财政等部门,加大创建扶持资金投入,统筹整合公建场地资源,引入专业服务机构,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截至2023年底,全县19个乡镇(街道)累计建成残疾人之家19家,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构建了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圈,确保每一个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都能享受政策红利。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微型残疾人之家。结合各乡镇(街道)残疾人分布、产业机构及文化特色等因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村级文化礼堂、来料加工等场地,创新推出“残疾人之家+居家养老服务”“残疾人之家+便民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文化礼堂”“残疾人之家+来料加工点”等合作模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微型残疾人服务机构。通过“康复+就业+文体+学习+照料”等链接式服务,形成互助帮扶机制,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活动、辅助性就业、免费中餐等服务,19个残疾人之家为340多名残疾人朋友筑起“爱的家园”。
三是借力山海协作,推动异地帮扶就业。借力山海协作就业助残战略合作,主动与如常集团、北京外企等签到异地帮扶战略协议,8个三星级以上的残疾人之家建立异地帮扶性就业基地,为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这些难以进入正常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对象实现异地帮扶就业。帮扶企业为残疾人参保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每月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残疾人每人每年增收3万多元,退休还可以领取养老金,保障待遇更高。2023年,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实现异地就业安置残疾人113人,发放工资3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