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有一朵小红花

发布日期: 2024- 09- 30 18: 0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字体:[ ]

九月开学,寂静的校园又开始变得叽叽喳喳。

老师好久不见”“暑假我去北京玩了”“前两天刚赶完作业,真累人”……慈城中心小学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予希坐在第一排,白净的瓜子脸上有一对好看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她扬起的马尾辫上绑着一朵标志性的红色小花,同学们会凑近它,轻声说:予希,暑假去哪里玩了呀?

予希患有先天性双耳耳蜗失聪,被诊断为听力一级。尽管江北区残联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因高昂的医疗费用,目前只有一只耳朵植入了人工耳蜗。父母自责地说:我们发现太晚了,接近三岁才发现这个情况,现在孩子在市康复医院做康复训练,但已经错过了语言发展和听力刺激的关键期。

班主任郑老师从教30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但也很难用经验想象听不见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一年级入学前,我去学生家里家访。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觉得这是一个很漂亮的,让你看不出她有什么问题的小朋友,但她一开口喊老师,就露馅了。当时妈妈对她说:来,这是你的老师,以后要教你做人做事的。在家里人期待且慈爱的目光下,予希开口叫我‘láo shí’。原来听力残疾是这个样子的。郑老师回忆道。

予希的世界并非完全无声,她能听见两米以内的声音,所以只能坐第一排。后来郑老师知道能听见和能听清楚完全是不一样的,这个两米的范围还要打上折扣的折扣。予希头上那一朵小红花就是助听器,是她与世界连接的通道。

开学的第一天,郑老师为予希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欢迎仪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介绍了她,语文老师魏老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请你重复我的话,即嘴里重复数字,但手指要比不一样的,请予希来演示。小朋友们就发现她能看清楚,但不一定能听清楚,所以平时和她讲话的时候要靠近一点。郑老师说道。

予希会不会被小朋友孤立?调皮的同学会不会去摘她的助听器?在入学前,家人和老师们有各种各样的担忧。而随着校园生活的开启,这些担忧也逐渐消失。魏老师负责孩子们的语文教学,她发现予希是个发着光的孩子:尽管听力受限,但予希很要强。她的字迹工整美观,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每当遇到难题时,总是勇敢地向老师提问。更为难得的是,予希拥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灵,常常主动帮助同学,比如提前完成作业后会帮老师分发本子,同学找不到尺子了会主动借给他们,是班级里的一股正能量。

予希的视觉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很出色,学习广播操时,别的孩子还记不住动作,她看几遍就能准确无误地记下来。予希还参加了校外的舞蹈社团,在悠扬的音乐里能完整地跳一支舞。

在六年级的姐姐予安眼里,妹妹是她最好的朋友。两人亲密无间,每天早上,予安都会帮妹妹把书包拎上来,拥抱、亲吻后再道别。予安说:妹妹和其他小朋友没有不一样,能正常说话,也能和我一起看电视,玩芭比娃娃。其实她很调皮的,常常把大家逗笑。

新学期,予希升入二年级,将面对更大的学业挑战。老师们尝试将教学语言转换成视觉图案,以便予希更好地理解,还在班队课上教全体学生手语。

每年9月的第4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有人说爱是无声的,但无声亦能创造回响。经过一学年的熟悉,予希和同学们相处得越来越好,孩子们也学会了什么是爱、帮助与尊重。我想,生命赋予了予希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她快乐、闪光地活着,一定能感觉到生命的美好。魏老师说道。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