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光明,共筑希望——残疾预防日,志愿者引领视障跑团启航
“注意脚下,不着急,慢慢来”“大胆跑,有状况我会提前说的”“步幅还可以小点,没关系的”……25日上午7点,伴随着计步器有节奏的滴滴声,市体育中心足球场的外围跑道上,一群橙白色的身影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跃动着。
穿着橙色T恤的跑者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黑暗跑者”,是一群尝试快乐运动、健康奔跑的盲人。今年5月开始,他们坚持每周约跑一次,到今天刚好是第11次。而穿着白色T恤的带跑者是来自悦跑团的志愿者,牵着彩虹绳一对一陪跑,他们成了这群特殊跑步者的领路人。 第一圈过后,有一组跑友从队伍中脱颖而出,意外的是,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集体跑步活动。“我没想到他跑得还挺快,有几次还冲在了我前面。”带跑的大姐叫“电电鼠”(网名),是第一次带着盲人一起跑。问起跟自己一个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她笑着说:“太不一样了,自己跑更随意,带跑的话,要以他的配速为准,不时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有人带着,宗建能也觉得很不一样:“更敢跑,也更安心了。” 据宗建能说,他是弱视,能看到一些,平时隔三岔五也会去家边上的公园跑上一会。盲协组织大家一起跑步的事他早就知晓,因为各种原因,之前没能参加,看到大家分享的照片和经验,这次忍不住过来试试。 跟宗建能不同,在市区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的包瑞红是跑步活动的“铁粉”,每次都参加。“最多一次跑了7公里,我自己都没想到。”包瑞红开心地说,从1公里到5公里,再到5公里、7公里,她一点点突破自己,也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 8月25日是第八次全国残疾预防日,为了提倡“强身健体、预防残疾”,在活动现场,这些盲人跑友正式成立了名为“金华光能视障”的跑团。“这群志愿者一直在帮助我们,有几个不仅陪跑,还贴心地到家门口来接,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能量。”跑团团长张亚丁解释了名称的由来。他还介绍,大家跑步时有个口号,叫“我能、我能”,这两个能并不一样,第一个是能跑步,第二个是能坚持。 说到坚持,市盲协主席谢红英也深有感触。“今天算多的,来了近30个盲人,有的住得很远,为了参加活动,5点多就起床了。平时每周一次的例跑,能一次不落参加的,大概只有10多人。”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谢红英曾经是名盲人运动员,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每天都要与盲人打交道。她发现许多盲人几乎不出门,更别说参加体育运动。考虑到跑步简单易学无门槛,4月中旬她从外地请来老师,在全市盲人中推广“小低高”跑法,希望盲人群体也能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几个月下来,参与跑步的盲人从最初的六七个,发展到了30多个。不过,由于出行不便,能保持每周一次的并不多。 为此,她希望有更多跑者能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养成跑步习惯和提高跑步能力的角度而言,一周一次频率太低了。等天气凉快下来,我们想是一周能跑个两到三次。”谢红英说,她预备组织10多个人参加下半年的横店马拉松,让盲人也能在大型集体赛事上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