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预防日 | “精准康复”为残疾人点亮希望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更是残疾人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基石。今年以来,为扩大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建德市将重度(肢体)残疾人社区精准康复服务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以康复之家、康复站为主要服务点,为全市300名有康复需求的重度肢体残疾或家庭困难残疾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康复服务,有效提升残疾人自理能力及生活品质。
来自大同镇黄山头村的张奶奶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肢体二级残疾,2024年,得益于“精准康复”民生实事的实施,她从4月开始到大同镇康复之家进行精准康复训练。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张奶奶的肢体疼痛感有所缓解,功能逐渐恢复,康复效果明显。“特别感谢社区精准康复服务,让我看到了希望”,张奶奶说。如今张奶奶可以进行短距离行走,恢复了部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久前,张奶奶将锦旗送到大同镇康复之家,以感谢康复师们精湛的专业技术。
“我们会根据不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通过专业康复评估,提供‘一人一案’精准化康复服务”。大同镇卫生院康复师周苏珊表示,“除了可以接送残疾人到康复之家开展服务之外,我们还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居家上门康复服务”。
“重度(肢体)残疾人社区精准康复服务分为一般项目和医疗项目两大类14个小项,针对不同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每次服务项目不少于3项,服务时间不少于40分钟。全市1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均可提供服务”。建德市残联康复部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精准康复”项目已经为全市残疾人提供服务3283人次。“精准康复”服务点亮了残疾人康复的希望,不断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