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聚焦帮扶就业,激活助残共富内生动力
近年来,海盐县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战略牵引,将残疾人事业发展深度融入县域治理现代化体系,走出具有辨识度的助残共富新路径。
一是多方联动强化就业“根基”。深化“按比例就业+集中安置”就业促进体系,实现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80.06%,居全市首位。推动机关事业和国企带头安置残疾人121人,其中公益性岗位76人。建成“工疗型”残疾人之家16家,403名特殊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展非遗技艺等培训,每年惠及200人以上。
二是多元扶持激发创业“活力”。2024年投入就业创业帮扶资金1240万元,支持残疾人创业95人,帮扶灵活就业696人,辐射带动就业165人,涌现“微光助残共富工坊”“助一杯”咖啡等特色项目。开展乡村振兴助残行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联农带农模式,12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增收38余万元。
三是多点施策补齐就业“短板”。构建“评估分类+精准帮扶”模式,推出“双低”残疾人创业就业点,解决29名低体力、低技能残疾人就业难题,年增收近100万元。针对不愿就业残疾人,组织一对一支持性心理疏导,引导164人走上就业道路。探索开发“家宴中心+”等虚拟岗,帮扶无就业能力残疾人250多人,年增收1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