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精准施策助残障 共融发展谱新篇
一、品牌赋能促共富,就业创业谱新篇。深化“华严之花”助残共富品牌,开发残疾人手工编包、文创手串等特色产品,构建 “政企合作+电商直播+线下体验” 全渠道营销体系。今年以来,累计举办直播带货、市集展销等活动6场,带动残疾人家庭增收58万余元。同步深化山海协作就业帮扶机制,联动宁波等地优质企业建立用工对接平台,有效构建 “市外资源引入+本地岗位适配” 帮扶模式,推动实现136名重度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全覆盖,市外资金助力残疾人年增收360万余元,显著缓解我区就业保障财政压力。
二、协同联动护权益,政策保障筑根基。多部门联动实施 “助残维权专项行动”,联合区检察院开展文旅领域无障碍建设专项检察监督,携手市消保委在馨悦“残疾人之家”设立全市首个残疾人群体消费维权站点,年内计划完成5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家残疾人服务机构无障碍改造提升。政策宣传 “精准滴灌”,全国助残日期间累计开展政策宣传、法律维权、健康义诊等活动27场,覆盖群众18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50余件,构建起 “法治保障+民生服务+社会共治” 的残疾人权益维护网络。
三、文化浸润展风采,精神共富绽芳华。典型引领激发奋进力量,我区肢残人董建海荣获全省自强模范称号,其30年深海打捞救援的感人事迹引发强烈反响。依托“自强榜样进基层”活动,开展励志宣讲3场,覆盖残疾人及家属200余人次。全国助残日期间,打造“线上 + 线下”文化服务矩阵,首次开展特殊艺术直播专场,吸引3千余人次观看;举办无障碍观影活动,惠及200余名视障、听障、智残等群体;组织“圆梦上海行”残障人士出行活动,实现 “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文化体验突破。